



资讯详情
柳州,好久不见
【概要描述】
柳州,好久不见
离开家乡已有4年了。在外和别人说起我的故乡是柳州,不得不提到柳宗元,毕竟柳州是个十八线小城,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作为当地的工业重镇,也有两面针、五菱等牌子,可名气毕竟比不上文章被纳入课本的柳宗元。
在这个能靠旅游致富,名人故里争得不可开交,没有名人也要生造出个名人的时代,柳州对柳宗元的宣传可以说是非常低调,更接近于一种民间的口耳相传。
柳宗元仕途不得意,数次被贬,最后被贬为柳州刺史。当时的柳州还是半开发的不毛之地,比较原始落后。柳宗元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发展道路,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里,勤勤恳恳地履行好地方父母官的职责。时民爱戴,立祠纪念,尊称其为“柳柳州”。柳宗元的政绩中就包括植树造林,他自己写诗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成故事,推移成昔年。”
卖“马打滚”的小贩们把“柳柳州柳堤植柳”这一上联贴在三轮车后,走街串巷,逛遍了整个柳州城,下联的悬赏额从永久免费吃一直提高到几万元。小吃的味道很普通,但这个广告的效果几乎可以载入史册。
说了这么多“柳”,容易引起误会,认为柳州是因柳树多而得名,其实柳州是因柳江而得名,市里见得多的树是小叶榕和紫荆花,每到三四月份,紫荆花整街整街地盛开,颇为壮观。
柳州的旅游资源还有山水,说来也奇怪,虽然都是水滴石头的喀斯特地貌,柳州山水却远不如桂林名气大,那些石灰岩溶蚀沉积出来的山石钟乳洞窟就是没有桂林的奇形怪状。奇怪到也还是奇怪,却不符合人类的审美。
想起栀子花香气太重,为文雅人不取,汪曾祺笔下的栀子花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大概柳州溶洞里的石头们,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吧。
在柳州生活了将近20年,这些城市名片如数家珍,柳州大半的路走得像自家阳台一样熟。但要去掉懵懂不知事和躲在象牙塔里那十几年,剥离人和事物的部分单纯用看一座城市的眼光去看它,只剩下一个模糊又不具体的印象。回头看看,发现柳州在我身上留下的,竟只有那一口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顽强地据守在嘴边的乡音,和喜好酸辣的口味。
柳州,好久不见。(陈圣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