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制药厂参观感想
【概要描述】
制药厂参观感想
7月10日,药业公司举办了一场关于“如何写好新闻稿”的主题培训,并带领通讯员参观了制药厂。2年后,我回到这个“熟悉的战场”,想起当年身为车间现场QA和工艺员的工作景象:守着关键岗位看人员操作流程,跟着车间师傅学岗位操作技能,每天穿梭在车间和中控化验室之间飞奔着送样,审查批生产记录……那种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的挫败感,总能逼着自己寻求进步。
整合后的制药厂,QA队伍重组,人员虽年轻但有想法、踏实肯干。厂区的安全环保管理加强了,在防爆区入口设置了关卡门禁,非厂区人员未做安全培训、未穿戴安全装备、未经厂区领导授权不得入内;污水处理和排放、废气收集和喷淋焚烧、雨水排放等环节实施全程数控,便于数据可追溯,并启用了操作过程远程监控,管理人员不在厂区也能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监管;厂区实行了内控标准化,加入了一些可视化的形象宣传元素,在车间办公走廊墙上粘贴正能量标语,提升生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胆组建车间青年管理队伍,加大车间关键岗位青年队伍的培养力度,用“老带新、强带弱”的模式,将一批有想法、肯创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扎实的年轻人安排至合理岗位。这些都是我这次参观所看见、了解到的制药厂的变化。看着这些变化也让我感触良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质量管理人员,我觉得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经营企业,都能依据人员、设备、物料、文件、环境这5大关键要素,形成本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体系要求和内控标准进行合规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部门严守质量关,在这些关键要素上下功夫,监管落细落实处,确保产品的质量合规。在经营部门的零售环节,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患者,现在患者的投诉已经从价格的高低转移到产品的质量好坏,质量方面的投诉除了外观性状,就是药品的使用效果。零售连锁部门每年除了需接受药监、医保的日常质量抽查外,还会不定时地遇到诸如“暗访、打假”人员的“另类督查”,后者的检查结果如果被曝光至媒体或互联网,对于一家零售药店甚至是整个经营企业来说,会产生小至失信于大批忠实的购买人群,大至“停业整顿”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踩红线,不触底线,规避能造成隐患的行为活动,保证企业能健康、持续发展。
在严把质量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在尖峰集团的发展历程里,我们从前掌门人杜自弘身上看到了“敢为人先、敢于冒尖”的气魄和胆识,他带领着尖峰人把一家小水泥厂变成了中国水泥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长蒋晓萌上任后,集团始终围绕“合作创新强主业,规范科学求发展”的战略思想,调整公司产业结构,用品质、品牌站稳市场,力争做专业领域的“领导者”。多年来,尖峰药业贯彻“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发展,科技创新造就百年尖峰”的知识产权方针,积极与中科大、浙工大、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共同搭建一个集“产、学、研”一体的科研创新平台,并根据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除了技术创新外,我们也需要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管理人员要“接地气”,常下基层,多听民意,解民忧,挖掘技能型人才;以身作则,多学多问,多听多做,适时掌握新思想、新技能,及时解决关键步骤出现的问题。其次是企业要加强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多开展专业领域的讲座培训,壮大人才队伍。同时企业也要在内部弘扬积极向上的爱国精神,把正能量以横向、纵向方式渗透到每个阶级的管理者,每个部门的员工,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郎敏晓)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