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巴厘岛之行
【概要描述】
巴厘岛之行
自从喜欢上驴行,我已经很多年没跟团旅游了,这次参加集团公司的2016年度先进巴厘岛之行,23人虽然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既是团友又是同事,让我们很快跳出拘谨,吃、住、行全然不用自己操心,好好地放松一把。
6个小时的行程,我们乘坐的飞机在巴厘岛登巴萨国际机场落地。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机场兑换当地的流通货币——印尼盾。1:1800的兑换比例,瞬间让我们都成了腰缠万贯的 “富翁”,幸福感油然而生,以致于后来的行程中,购物少则花掉百万,多则千万,过足了花钱瘾。
走出机场,迎接我们的是当地旅行社美女们热情的鲜花欢迎仪式——给每一位客人脖颈戴上一串由鲜鸡蛋花串成的项链,这是对异国客人的一种友善的问候。
“带你妈去看戏”,这是我们在旅游大巴上学会的第一句印尼语(也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意为“谢谢”,其真正的发音应为Terima Kasih(特里马 卡西),大概为了我们华人便于记忆,导游特意编的吧。不过在以后的行程中我们基本没用上这句,因为在这个国际旅游胜地的巴厘岛,“谢谢”或“thank”大多人都能明白,不少人还能说些简单的中文和英文。
印尼是一个宗教大于法制的国家,据导游介绍,宗教与法律相违背的都应服从宗教。印尼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而唯独巴厘岛由于历史上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也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我们从登岛伊始,一路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神庙、宝塔、神像;街道上、商铺门口的各种神像前,都有用香蕉叶编成的祭祀小方盒,盛着新鲜鸡蛋花、米粒等物品。导游说,这里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有神龛,朝拜晚祈成为当地印度教信徒们日常生活的核心,甚至一个家庭富不富裕,只要看家门口供奉的神龛规模和豪华程度就可知一二了。遍布全岛各处的神像神态各异,充满着丰富的宗教想象力和生动的艺术创造力,在我看来件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巴厘岛人还把椰树视为神树,据说建筑物不能高过道旁的椰子树,所以我们看到的建筑都没有超过3层的。
一天早上,我们去巴厘岛久负盛名的海神庙游览,恰逢当地人去海神庙拜神。据说在海神庙前祈福,能赐给情侣爱情的神秘力量。尽管天下着大雨,但丝毫没影响信徒的热情。男女老幼头扎白色头巾,男人们腰裹黑白方格沙笼,女人们身着靓丽的服装,头顶着供品,在雨中静静地伫立着,在点点的鼓乐中,远远地在海神庙前祈福。他们的这种充满神秘感的拜神仪式,再次让我领略到了巴厘岛浓厚的宗教色彩。
巴厘岛的自然风光十分美丽。蓝梦岛(Nusa Lembongan)浮潜,库塔海滩(Kuta Beach)的冲浪,金巴兰海滩(Jimbaran Beach)看日落吃烧烤晚宴,努沙杜瓦(Nusa Dua Beach)逛夜市,阿勇河(Ayung River)漂流,私人沙滩、海滨浴场戏水,乌布皇宫的游览,SPA的体验……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我们也只能走马观花走过一遍。或许也因为如此,并没给我有太大的惊奇,也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巴厘岛行程结束时,我带走了2G的照片,还有当地的海洋风光和人文风情,还有我们一行人兄弟姐妹们般的处处相互照顾、购物一起砍价、玩耍一起嗨,那种来自尖峰大家庭中的温暖。(项顺姣)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