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那年六月
【概要描述】
那年六月
清晨上班,远远就看见二中附近,沿着马路拉起长长的和高考相关的横幅,丹光西路也已经被考生家长自发地封了路。在学校门口,更是挤满了翘首以盼的家长。他们或是父母亲,或是爷爷奶奶,甚者可能全家出动,殷切地望着这个拉了警戒线的学校,因为这里有一名他们送出去的“战士”。这景象让我不禁心潮澎湃。是啊,谁的青春不曾有过这“战场”的景象,谁又不曾想当个所向披靡的“将军”?
已然遥远的青春突然被拉得那么近,已经泛黄的记忆铺天盖地而来。
那年的校园干净得一尘不染,高三的楼层很安静,教室外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那段日子很单调,晚自习除了沙沙的书写声,偶尔会有几声咳嗽,那是有人感冒了,但即使生病也无法在这个灼热的日子里阻挡大家的脚步。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整整一个晚上,用掉厚厚一沓算纸,那道数学题却依然无解。揉揉酸胀的眼睛,抬起头来,看见黑板上醒目的“距离高考还有××天”粉笔大字……
高考的当天,父母专门请假,父亲全程陪送,母亲在家做好后勤工作。临出门时,外婆特地打电话嘱咐:“早饭一定要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一向不迷信的妈妈还追出门给我带了根油条!经历了几场紧张的“战斗”,走出考场,远远就看见父亲站在路口,手指夹着一支烟,不时往学校方向焦灼地张望。回家的路很沉默,我知道父亲想问问考试情况,可疲惫的我只想安静地睡一觉……
有人这样诠释高考:“十二年来,等的就是今天的这几张纸。苦苦等了这十二年,来到眼前时,却似乎都不重要了。所有人要的不过就是一个结果。”的确,接下来的日子,没有了堆积如山的试卷,没有了每周必有的模拟考试,没有了老师急促的脚步声,也没有了母亲的唠唠叨叨,世界好像都安静了,但躺在床上的我反而失眠了,心底有一丝不安逐渐放大,不知道在不远的未来等待我的,是胜利的欢欣,还是失败的不甘呢?
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里溜走,很多事往往在失去了才会珍贵,就像那些曾经陪着我一起在六月奋战的人和物,在时光的堆积里似乎蒙上了许多灰尘,被淡忘,被疏离,但在某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里,却又情不自禁地喷发。
嗯,到单位了!(徐玉婷)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