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责任与担当
【概要描述】
责任与担当
对“责任”这个词,我们通常会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为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而应该承担的后果。“担当”与“责任”相辅相成,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责任感。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或他人。作为一名员工,工作做得好与坏,衡量的最基本标准就是有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而有没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又是责任感的直接体现。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工作成绩。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清醒、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工作就会由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进而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和取得成绩的快乐。正如前人所说:“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或许有人会说,能否尽职尽责,不能只看个人的意愿,还要看能力。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人,也不会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而是会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责任可以使人坚强,可以促使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则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不愿或不敢担当的人,即使有能力也无从体现,这样的“能力”又有什么意义?
责任是对担当的要求,担当是对责任的诠释。它们是现今社会最需要人们重视的意识,不仅能够体现个人价值、使个人充分展现其能力,还是发挥集体力量、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当下是一个有着日益复杂的网络、日益精细的分工的时代,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与他人、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很多时候,责任与担当也意味着牺牲自我、惠及他人。上一道工序的精工细做,会给下一道工序带来便利;辅助工种的尽职尽责,会让关键岗位工作得更加顺畅。虽然在有些人眼里因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牺牲了自我,但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责任与担当中获得益处。
担当还意味着一种遵守规则的契约精神。生活中遵守公共道德,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是契约精神的基本体现。违反制度说到底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所以说,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如果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生活,必将也被生活所放弃。成功,价值,都只会是泡影。
每个人身上都有责任,担当则需要勇气、信念和智慧。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认清自己应负的责任,勇于担当。惟有如此,个人才能拥抱成长,企业才会拥有成功。(一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