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我在尖峰三十年
【概要描述】
我在尖峰三十年
11月3日,在尖峰创业60周年晚会上,我作为为尖峰服务超30年的老员工代表登上舞台,领取集团公司领导颁发的纪念品。那一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表达,也想起了进尖峰以来的点点滴滴。
记得那是1988年8月2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尖峰,经过一周的培训之后,被分配到原料车间反击破当一名破碎工。当时的立窑水泥厂,由于没有大型破碎机,石灰石入破碎机的粒径不能大于30厘米,大于要求的必须在输送链板机敲碎,也就有了我们这个工种。由于没有经验,一个班下来,我的两条小腿到处是被飞溅的石屑扎、划出的伤口,到处是血,苦不堪言。还好,在老师傅的认真指导下,磨练几天后掌握了技巧后,工作就省力多了,受伤也少了。
半年之后,我的努力得到车间管理人员认可,被调到了车间维修组当修理工。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很快掌握了一些设备维修基础知识,不到三个月就被安排去当值班维修工。当时厂里设备改造升级的工作比较多,金泥厂又准备申报国家二级企业,也许因为有一定悟性和原先做过木工的缘故,我制作的备品备件要比别人做的实用和美观,所以车间又调整了我的工作,主要制作备件和现场改造,治理跑、冒、滴、漏。按那时候落后的生产工艺,我们能够做到车间地上用拖把清理、设备卫生检查用白手套验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也是在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之下,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工作成绩。
1990年10月,我又调到了集团机电厂,跟师傅学习钣金技术。那正是尖峰组建集团后蓬勃发展的时期,板件制作工作量非常大,也是我们年轻人学技术的最佳时机。每天,我做好了放样、划线的工作,就去抢割枪和电焊钳,“强迫”电焊工教我气割和电焊——由于当时分工比较细,钣金工负责放样、划线、拼凑,气割、焊接都是电焊工的活,而且工件完成验收后需敲上每个人的代码,如果气割、焊接质量差就要追究电焊工的责任。就这样,经过十年的努力,我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都得到提高,得到同事们的认可。
2001年1月,我当上了机电车间副主任。这不仅仅是岗位的变更,更多的是职能的转变,以前只需要自己做好就行,当了副主任不但需要自己能够做好,更要带领车间员工努力工作,提高整体技能水平,提高检修质量和工作效率。那几年,机电车间的技改、检修、修旧利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不少好评。
随着尖峰的发展,我们也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2004年5月8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金华,到尖峰“走出金华办水泥”的第一站——富阳尖峰登城水泥有限公司报到,那里有我们尖峰的第一条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接触到陌生的生产工艺,第一次看见那样大型的设备,我有点惊呆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必须重新学习了。
根据工作安排,我最初主要负责机修工的管理。那段时间里,我天天跟在设备厂家的技术员后面调试机器,不断学习和摸索,对设备管理的概念完全改变了。几年间,我从机修主管成长为一名设备工程师,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有效运转率和机物料消耗控制水平都处在同行企业前列。
2015年1月,我走出浙江,来到云南尖峰水泥有限公司,承担起整个企业的设备保全工作。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恰好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的调整,从全员参与设备管理到保全人员负责设备运行、维修、巡检、管理工作,我的工作内容增加了,责任也更重了。为此,我从工作计划制订、加强设备巡检、开展预知性维修、培养员工技能、提高检修质量等方面着手,和同事们同心协力,主机运转率逐年提高。
我在尖峰30年,换了不少岗位,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更让我欣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进步。从1988年进厂,1992年完成夜校的高中学习,1998年考取了高级工,2000年评上技师,2003年取得大专文凭,2007年评上高级技师,2009年取得设备工程师资格,一步一步,我和尖峰一起成长起来。在此,我要真心地感谢尖峰给予的平台,让我能够见证自己的成长,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和同事们一起,为“百年尖峰”的宏伟目标不断努力!(楼旭新)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