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详情
青年?希望?未来
【概要描述】
青年·希望·未来
由集团公司团委举办的纪念尖峰创业60周年演讲比赛,已经在8月29日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大部分是青年员工,他们以身边的人和事、个人的切身体验为题材,与大家分享了在尖峰工作以来的感悟。如国际贸易公司的叶海昀讲述了一线员工加班加点装卸货物的故事;云南尖峰的许嘉璐分享了尖峰给家乡带来的种种变化;药业销售公司的徐玉婷叙述了在尖峰感受到的“家”的温暖;尖峰健康的周慧娟抒发了“立鸿鹄志,做尖峰人”的豪情……他们选择的故事和角度虽然不一样,现场表现也各有所长,但共同的一点是,都洋溢着浓浓的对企业、对岗位的深情,令人动容。
曾几何时,当80后刚刚走进社会时,曾经引起许多人对这一代“小皇帝”的质疑和悲观。但现在,80后、90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令人刮目相看。就像这次参赛的青年选手,不仅有蓬勃的朝气,也有成熟的思想、鲜明的观点,让许多评委和观众感到惊讶:尖峰的年轻人,真是不错!
新一届集团团委组织的这次小小的演讲比赛,不经意间成了尖峰青年展示自我的舞台。
人常说,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壮大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的“续航能力”,进而决定着企业的前景和未来。这是一个值得各级管理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也是我们实现“创造百年尖峰”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新的成长经历,新的社会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让新时代的青年对生活、对工作、对未来都有与中老年人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也决定了青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共青团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这一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和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在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关注,才有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要团结和凝聚青年,就必须走进青年、了解青年。只有充分了解青年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按照企业规划制定自身的奋斗目标,使青年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核心利益统一起来,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认同企业文化、参与企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引导和激励他们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要团结和凝聚青年,必须培养青年,依靠青年。企业要基业长青,就应当给青年员工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方面提供更多学习、培训、锻炼的机会,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增添助推剂;同时又要信任和依靠青年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青年员工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
1916年,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了《“晨钟”之使命》一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段话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只有紧紧抓住青年时期的“春之华”,才能收获累累的“秋之实”;只有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尖峰才能迎来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不一样的未来。(一言)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